2025年5月28和29日两天,化学组新锐教师周心怡和赵银银,以及骨干教师赵妍和郭云泷,共开设了4节公开课。横山桥高级中学化学组青年教师一起参与了本次活动。
周心怡老师以 “水体硫元素污染的处理” 为情境载体,聚焦学生思维模型的构建与学科素养的培养。课堂上,她先带领学生归纳水体中产生硫化氢的原因,引导学生从污染源头建立认知;随后组织学生围绕污染处理展开讨论,以驱动性问题为导向,让学生在思考解决方案的过程中,逐步建构硫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的思维模型。整个教学过程以真实问题为切入点,通过 “原因分析 — 方案讨论 — 模型建构” 的逻辑链条,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深化对硫及其化合物性质与转化的理解,实现知识建构与素养提升的有机融合。
赵银银老师以“生命之氮——从人类到自然的生存密码”为主题开展氮及其化合物的一轮复习,设计了三个环节,分别为人类为何离不开氮、如何让土地吃饱“氮”、如何治理氮氧化物。引导学生从微观层面了解氨基酸、蛋白质等含氮物质在人体代谢中的功能,再到宏观层面理解氮循环对生物系统的重要作用,从而构建氮及其化合物知识体系。同时,结合价类二维图熟悉生物固氮、人工固氮等关键环节,学会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处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氮氧化物废气,形成敬畏自然、保护生态的价值观。
赵妍老师以《基于主题式学习的锂电池专题复习——有“锂”走遍天下”》为主题。围绕常州新能源之都的特色发展,以溧阳宁德时代锂电池从原料供应、电池设计与生产、电池回收再制造这一真实问题情境,以“锂离子电池的原料制备”、“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”、“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利用”、“锂离子电池的发展”等环节展开教学。将信息提取、分析综合、归纳表述等能力的提升放在首位,强化宏微结合、变化平衡、证据推理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,力争使学生感受“做题”和“解决问题”之间的联系,涵养其社会责任,培育其创新精神。
郭云泷老师授课内容为苏教版化学选修2《配位化合物》。本节课以消毒药物引入课题,以学生基础认知为切入点,从认识配位键到配合物性质,层层深入,以学生为主体,采用问题驱动模式,重视情境互动,逐步建构“宏观变化-图像呈现-微观探索-符号表征”的化学学习思维进阶,课堂结构清晰、思维严谨,各个部分环环相扣,从原有的认知结构出发,通过发现问题、实验探究、解决问题,去建构新的知识,从微观到宏观,并从中建构配合物的化学性质和用途等知识。
课后组内都承峰、奚小玲两位老师进行了点评课,外校听课老师进行了热烈的分享听课感受活动,相互交流心得体会,取长补短,老师们受益匪浅,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研究新课标、新教材,探究新教法,研究新高考,争取为学生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。

